社会化网络于训练发展的应用
面对知识与技术的复杂化与快速变化,不论公民营机构组织已经无法单纯依赖以往需设计、开发严谨的教育训练活动或教材,必须寻求更经济、更有效、更及时(just-in-time learning solution)的训练方案,以满足组织人力训练的需求;另外,根据统计,至2020年职场上的新世代(泛指1981年之后出生的一代)将占总劳动人口的46%,对于习惯于因特网的互动模式技术的新族群,社会网络专家认为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ing)或许能成为训练发展的一种创新做法。
什么是社会网络?
广义来说,包括wiki、blog、Facebook等工具,其透过因特网、简易的操作,即能跨越时空、地理的藩篱,便利地与他人互动,并快速获得所需的资源、技术。
组织训练发展的创新应用
训练发展之关键,在于协助组织成员能将课堂的学习转换为实际工作任务的应用或提高其工作的技能,但是训练发展专家从实务却发现「大部分的学习并非发生于课堂中,而是在工作得到」。
社会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士提供训练发展另一种创新的作法,即透过社会网络工具,在培训前先提供学习者训练内容的背景知识,使得课堂时间可专注于应用层面的探讨;并提供学习者在培训练活动结束后,能继续分享新的技术发展、技术应用、实务案例、障碍问题、解决方案,进而促进组织成员彼此合作。
优点1:掌握市场变化与学习脉动
透过社会网络工具提供内部、外部的学习资源,例如最新的研究报告、研讨活动、实际应用案例,提供组织成员掌握知识的变化趋势与加强新技术的应用。例如IBM的「Blue Pages」,用于分享业务上问题与产品的设计发展,缩小学习和应用的差距,并促进组织决策和合作。
优点2:确定未来的训练需求和问题
透过网络功能,有助于训练单位搜集组织成员关心的议题,例如新政策、新技术等,并依此评估其训练需求,发展训练方案。
优点3:作为指导和辅导的工具
真正的学习发生在工作任务当中,社会网络工具能提供经验传承与分享,让新进人员能透过实际的问题,在有经验的专家指导及辅导下学习问题的解决,并累积新手的专业能力。
然而,社会网络亦有其局限绝非万灵丹,IBM学习设计与发展经理Valencius提醒有意尝试者,面对面的接触互动仍有其存在之必要性,虚拟的互动绝非唯一的解决方案,在使用社会网络工具时,亦需考虑网络环境、信息安全、隐私等问题。 相关问题: ·经济衰退时期的学习&发展 ·IBM按需学习案例 ·三年ELN,三年成长路 ·E-learning市场将会爆炸式增长(一) ·浙江省第二届E-Learning企业应用研讨会暨“E-Learning卓越实施奖”颁奖典礼 ·e-learning运用纪实 ·E-Learning的手段逐渐流行,人们越来越能接受这一概念,CPCU提供的培训服务也开始向这方面转。电脑与网络应用于培训后,使人们对培训模式的选择更多了。在以书本为主要形式的培训中,媒体以线性模式呈现。 ·e-Learning:全球的新教育模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