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步步为赢—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网
时代光华 股权课程
内 训 公开课 讲师 ELN 课程包 工具文档 HR活动 资 讯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E-Learning > 让企业培训来得更有效

让企业培训来得更有效

来源:互联网   2009-12-24 13:04:01   您是第1798位阅读者

在接触的很多企业中,真正做到培训既是福利,又能起到激励作用的不是很多。相当部分企业组织培训,经常见到这样一种场面:人员杂,人数多。具体而言,人员杂是指来接受培训的员工从事不同工作,在企业中处于不同层次,业务针对性不强的人集中一起培训。人数多是指企业上上下下所有员工一起参与,除了企业高层之外,不管业务是否对口,一揽子培训。
笔者到国内多家烟草商业公司做客户经理培训。当步入教室时,不禁让人诧异。第一是场面大,单次培训人数达200多人。第二,人员杂,客户经理、电访员、送货员、稽查员、部分新进的客户经理,甚至还有部分中层管理人员等。
笔者就问企业培训负责人:“为什么要组织这么多人来培训。”相关企业负责人是这么回答的:“组织一次培训不容易,而且成本这么高,一定让更多员工从中受益。”
果真如此吗?先不讨论培训组织工作的难易,但不得不怀疑如此多人集中培训,能够会让更多员工从中受益。
从培训师角度而言,上课过程中,就是不断分享培训产品的过程。为了能够顾及更多群体,但并非全部,就不得不综合考虑接受培训产品的对象,同时通过现场互动形式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然而,面对众多的群体,作为专业性较强,业务较为针对的培训,就会出现顾及失彼。最后形成一种结果,该培训的对象,觉得深度不够,讲解不够透彻。而随便来听课的对象,就会觉得较难听懂,甚至很多知识一窍不通。于是,怨言不断。同时,人员众多,授课老师为了能够控制局面,经常使用的方式,就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案例,一是让大家都听懂,二是调节气氛。但是,这种采取避开主题的案例来讲解,虽然也能说明问题,但这种方式需要根据学员领悟能力,才能真正理解。否则,场面听起来激动,回去基本不动的局面比比皆是(提升工作能力与技巧并无多大联系)。
正是出现这种状况,笔者建议,培训必须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长期性,最终达到激励的效果。
如何才能做到呢?
培训必需是员工主动需要的
企业培训,大部分都是企业要员工培训,而不是员工自己想培训。比如,当接到培训组织部门通知需要进行某方面培训的时候,主管首先反应就是今天谁有时间,也就是说,看谁比较清闲,而不是看谁最需要培训,是不是按照部门规划或者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安排培训。如果说张三平时没有什么事情,主管就会对张三说:“今天你没有什么事,那就到培训中心上课吧。”于是,形成一种情况,平时业务繁忙的员工,越得不到培训;越清闲的员工,培训的机会就更多。对于组织而言,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也就是说,来培训的员工,大部分都是自身不想来的,是主管安排来的。不难想象,这种人到课堂上课的场面将会如何。
那么,怎样才能让员工觉得培训是自身的需要呢?培训课程有很多种,按是否有针对性来分,可以分为针对性课程,和非针对性课程。针对性课程一般专业性较强,而非针对性课程,一般都是通用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激励类、成功类、个人发展类课程。对于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应该与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相结合。也就是说,员工想在自身职业通道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一是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二是需要通过相应专业的考试。这使得员工获得培训不是为了公司业务的需要,而是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把接受培训成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员工才能有动力接受培训,而且能够感受到未来个人发展的希望。
培训应该分层次的
从培训效果角度分析,人员层次越集中,受培训的效果越好。正如笔者接触的企业,培训场面的确很大,但这导致了一种后果就是,好像谁都可以来培训,谁都有机会培训。培训作为一种福利,人人都可以享受,从而弱化了培训机会的激励作用。但是,如果仅仅作为福利,就不可避免让员工觉得,这本来就有自己的一份,也就是说,接受培训是理所当然的。当形成这种氛围,员工的积极性就难以发挥。这就需要采取分层次的方式进行管理。一般而言,员工个人职业都分为各种等级发展通道。当员工处于相应等级的时候,要想晋升到更高等级,就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那么,获得相应的培训是获得职业发展通道的必要条件。此时,员工接受相应等级培训的,就意味着向更高等级的职业发展成为可能。对于这类员工,能够有机会接受培训,就意味着向上提升成为可能,也就形成一种暗示,从而激励员工。
培训需要建立长线积分计划
员工培训通过短期培训,不可能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培训工作难以组织的根本原因。很多主管都希望通过某种课程培训,在短期内就能让员工完全胜任或者有多大改观。有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不现实的。知识首先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而不是一时堆放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员工主动的进行长期积累,这就需要建立长线积分计划。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积分方式:一是公共积分,二是专业积分。公共积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职务晋升上的基础条件,比如相应的管理课程培训、领导艺术培训等。组织在准备提升一名员工时,该员工的长线积分,特别是提升前两年的积分将作为重要依据。不同职务、职等需要的积分不同,员工如果没有达到相应的积分,将无法获得晋升。专业积分,使作为职级调整的必备条件。员工在接受培训过程中,自身相应积分不断积累,就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激励员工自身发展。



上一篇: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明确2009年至2012年发展目标    
下一篇:网络远程教育:加快信息技术融合 为推进工业化提供新动力
用户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将在审核后发布成功。

评论:≤1000字

正在加载验证码......

请先完成验证

  相关资讯
 
  相关讲师
 陈兆杰  朴道书院专家、文化学者
 吴洪刚  中国著名营销管理专家
 尹隆森  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吴维库  国内著名战略管理专家
 艾学蛟  中国企业危机管理创始人
 崔恒  原微软中国区域大客户经理
 李建立  企业战略转型研究专家
 张从忠  跨国公司中高层训练导师
 周坤  全息企业管理咨询专家
 江广营  实战研学专家
  相关课程
  每日点击排行
时代光华|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合作伙伴|人才招聘|员工之家|网站地图|典型客户|申请链接
Copyright © 2005-2017 HZTB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热线:400-0808-155 固定电话:0571-89938998
传真:0571-89938990 邮编:310012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西路522号西溪科创园八号楼
步步为赢-时代光华管理培训网 版权所有 浙B2-2011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