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这几条建议任选一条都能见效!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经常要家长推着往前走,怎么解决?
家庭类型多种多样,世上没有一把万能的方法钥匙。
不过,有一件事是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
下文为各位家长提供了几种解决之道,大家可以尝试选择几种方法试一试。
01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
我记得带初二的学生去学农时,看到他们在果园里欢笑着跳起来摘苹果。
蹦着跳着从树上摘下苹果,有的用水冲冲,有的洗也不洗直接就高高兴兴地吃掉了。
再看看这些孩子平时在家里吃水果,都是家长把苹果皮削好了,把苹果切成片,摆在果盘里,牙签插好了,递到手上,孩子们还一副懒得吃的样子。
这就是我们说的“跳一跳摘到的苹果”。
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
既不要大包大揽,直接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否则孩子就兴致索然;
又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否则就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02
承认差异,发现孩子的潜力所在
有些家长喜欢攀比: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聪明?人家第一名,你呢?
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慢慢会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甚至产生“妈妈喜欢别人”的抵触情绪。
不要攀比,要以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基础。
孩子现在能跳1.2米,那1.3米就是比较合适的目标,千万不要因为别的孩子都能跳1.5米了,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要跳那么高。
人有差异性,要承认差异,要观察自己的孩子在什么方面更有潜力,更有优势。
不要只是为了自己的面子逼着孩子读书,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03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13岁以前,孩子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模仿能力比较强,这个阶段学语言最合适。
到了高中,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起来了,深钻数学、物理等学科会更容易。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倒过来了,小学学奥数,高中背外语,这就错过了最佳学习时间。学得好的是天赋和努力,学不好的是情理之中。
04
让孩子体会成就感
我个人觉得,家长在学习上不要大包大揽,但是在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这方面要有所作为。
莫言为什么会喜欢写作?
他自己回忆,就因为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把他的文章当做范文读出来。
我为什么会喜欢数学?
因为我上初中时,有一次在全班第一个做出了老师布置的某个难题,老师从讲台上奔过来,摸摸我的头问,你现在的感觉是不是比吃一颗糖还高兴?
从此以后,我就喜欢上了数学。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小孩子要鼓励,要给他成功的体验,培养孩子的成就感。有成就感才会有兴趣。
05
家长做榜样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三条途径:自我学习,同伴合作,专家引领。
自我学习和同伴合作刚才已经谈到了,“专家引领”的这个“专家”对孩子们来说,不仅包括老师,还包括家长。
在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前,当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不要看电视、打游戏、玩手机,也不要站在门口看孩子是否在写作业,而是最好坐在孩子身边一起看书学习。
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
我发现学生当中凡是发展的比较全面的,有自己想法的,都是家庭比较民主平等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而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
家长有什么事情都会和孩子讨论,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是孩子的良师益友。
这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孩子会自发地严格要求自己,并产生努力学习的内生动力。
养育不易,激发与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更是难上加难。所幸有很多前辈能够为我们指明道路。
今晚7点半,集盒大学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NLP高级执行师、集盒大学家道学院名师共建者——黎玲钻,为各位家长朋友带来一节可能改变孩子一生成长轨迹的直播课程 ↓ ↓ ↓
推荐
了解更多“公开课”和“企业内训”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行沟通。
